前置后驱车的优缺点

前置后驱是指前置发动机,后轮驱动布局(英文:Front-engine, Rear-wheel drive layout,缩写为FR),简称前置后驱,意指引擎重心在前轮轴之上或之前,借由一根传动轴将动力输至后轮驱动整辆汽车。早期的汽车绝大部分都采用前置后驱的方式,目前则被各车厂主要使用在高级轿车或商用汽车。


 中文名  前置后驱  外文名  Front-engine, Rear-wheel drive layout
 简    称  FR  类    型  汽车驱动形式

前置后驱是汽车驱动形式的常用术语,‘目目’即发动机前置、后轮驱动(Front—engine , Rear—drive,简称FR),是一种最传统的驱动形式。

所谓驱动方式, 是指发动机的布置方式以及驱动轮的数量、位置的形式。一般的汽车都有前、后两排车轮, 其中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转动, 从而推动(或拉动)汽车前进的车轮就是驱动轮。按照驱动轮的数量, 可分为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两大类。根据发动机在汽车的位置以及驱动轮的位置, 两轮驱动又分为前置后驱(FR)、前置前驱(FF)、后置后驱(RR)、中置后驱(MR)等四种形式。四轮驱动又可以分成四种驱动模式:全时四轮驱动(Full-Time)、分时四轮驱动(Part-Time)、适时四轮驱动(Real-Time)和分时/适时混和四轮驱动。目前, 在轿车最常用的驱动方式是前置前驱、前置后驱和全时四轮驱动三种形式。

前置后驱车的优缺点有哪些?

前置后驱优缺点

其优点是引擎的重量能靠传动系统分担到后轮,整辆车的前后重量分配比较平均,操控性较佳,而且引擎位在车头,刹车时重心向前,制动效果比较好,另外,由于是后轮驱动,所以在爬坡、加速或车尾载重物时,能有较佳的加速性。缺点就是前置引擎要把动力传输到后轮驱动,传动系统元件较多,增加车重,油耗较伤,贯穿车厢地板中间的传动轴以及后轮轴的差速器会占据许多空间,另外,比较容易产生转向过度的问题。

优势

采用了前置后驱驱动型式的整车具有如下优势:

一,在拼合良好的路面上启动、加速或爬坡时,驱动轮的负荷增大(即驱动轮的附着压力增大),其牵引性能比前置前驱型式优越;

二,轴荷分配比较均匀,因而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,并有利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;

三,发动机、离合器和变速器等总成临近驾驶室,简化了操纵机构的布置;

四,转向轮是从动轮,转向机构结构简单、便于维修。

弊端

一,由于采用传动轴装置,不仅增加车重,还影响乘坐的舒适性;同时降低动力传动系的传动效率,影响了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;

二,纵置发动机、变速器和传动轴等总成的布置,使驾驶室空间减小,影响乘坐舒适性;同时,地板高度的降低也受到限制;汽车正面发生碰撞时,易导致发动机进入车厢,会对前排驾驶员造成伤害。

三,在雪地或易滑路面上启动加速时,后轮推动车身,易发生摆尾现象。

采用前置后驱方式的客车,易于由货车改装,与货车通用的部件较多。除具有相似于前置后驱货车的优缺点外,还存在如下弊端:

一,由于发动机罩突出于地板之上,降低车厢内的面积利用率,并导致了车内噪声大,隔热、隔振比较困难,影响了乘坐舒适性;

二,前轴容易过载,轴荷分配不够理想,影响了操纵稳定性;

三,由于前悬受到限制,导致后悬过长,上坡时容易刮地。

近年来,随着城市公交车进一步向准低地板、超低地板方向发展,大客车的驱动型式已呈现出由后置后驱取代前置后驱的趋势。

返回顶部